夏去秋来的时节天气还有些闷热,坐落于义乌市城区东北部苏溪镇的义乌光源科技小镇外围随处可见黄绿相间的树木,小镇内落地了爱旭股份(600732.SH)、天合光能(688599.SH)等一批光伏企业。
【资料图】
驾车20分钟,便是距离义乌光源科技小镇10.5公里以外的全国首个新能源产品市场——义乌二区东新能源产品市场。这里集聚了260余户经营主体,光伏组件、储能系统、新能源照明、新能源汽车等若干大类200多个品牌万余款单品,都会从这里销往海外市场。
义乌,这个因“世界小商品之都”闻名世界的不足200万人口的县级市,正在悄然改变着城市的定位,可能很多人还没有注意到,晶科能源、晶澳科技、天合光能、东方日升等多家世界级光伏光电企业已经陆续落户义乌,全球光伏组件出货量排名前10的企业中,已有5家在义乌设有生产基地。
截至2022年,义乌市光伏产业规上产值已达872.30亿元,占整个浙江省光伏产业产值的30%以上,预计2023年或将超过此前义乌“十四五”所规划的千亿光伏产值集群;已投产的光伏电池片和电池组件产能更是达到35GW,占据了全球市场份额近20%。
从“世界小商品之都”到“世界光明之都”,义乌靠什么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光伏巨头入驻?在如今吸引光伏投资成为越来越多地方政府“香饽饽”之下,义乌的光伏产业跃进之路又可以走多远?
城市转型下的政策支持
一直以来,工业制造都是“世界超市”义乌的一块短板,直到锚定发展光伏产业。
早在2015年,义乌市人民政府就发布了《浙江省义乌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要求经信委制定光伏发电应用扶持政策;牵头推广工业企业光伏发电应用;发改委负责牵头申报国家或省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化应用示范区;牵头审批或转报光伏发电应用项目;负责下达光伏发电装机任务;牵头协调建设过程中各类问题;负责做好需要市级政策资金支持项目的审核确认,并配合财政局做好光伏发电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和绩效评价工作。
2016年,义乌信息光电高新技术产业园随即拔地而起,定位布局高新技术产业,其中核心部分的义乌光源科技小镇,就是主要吸引光伏产业链的落户。
爱旭股份就是第一家入驻义乌光源科技小镇的光伏头部企业。2017年1月,爱旭股份与义乌高新区签订了年产8GW高效太阳能电池生产基地项目,该项目投资约60亿元,占地面积为350亩,当年便实现首期部分项目投产。
2019年9月,晶科能源(688223.SH)也与义乌信息光电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委会签订协议,约定公司将在义乌信息光电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内投资建设高效太阳能光伏组件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110亿元,拟建设16GW的组件产能。
2020年3月,晶澳科技(002459.SZ)年产10GW高效电池和10GW高效组件及配套项目落户义乌,该项目总投资102亿元,成为继晶科能源后,“落子”义乌信息光电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第二个“百亿级”光伏项目。
2020年6月,东方日升(300118.SZ)与义乌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署《15GW高效电池+15GW组件项目框架协议》,项目总投资约44.36亿元,拟在义乌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建设一期年产5GW光伏电池组件生产项目。三个月后,东方日升再投200多亿元建设15GW高效电池及组件项目,成为当时义乌签约投资额最大的工业项目。
2020年12月,打造“世界光明之都”的战略定位正式被提出,根据义乌发布的《义乌市光伏产业发展规划》,到2025年,义乌光伏产业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并形成5家产值超100亿元的领军型企业,一批超10亿元的成长型企业。
时任义乌市委常委、义乌信息光电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的虞秀军更是公开表示:“近年来,布局新能源光伏产业给义乌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极带来巨大机遇,也是义乌转型升级中一个很好的突破口,在我国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背景下,光伏产业将迎来新一轮的高速增长期。”
光伏巨头为何相中义乌
“义乌一直给人第一印象是小商品之城,但义乌政府这两年在选择转型,希望能够吸引新能源等方面的企业去建厂。”东方日升在义乌前后两次共投资250多亿元,该公司的全球市场总监庄英宏告诉记者,义乌当地比较充足的人力,政府也愿意补贴工厂建设,所以多家光伏企业开始落地义乌。
“在国内布局光伏生产制造基地,最大的考量因素还是地方政府的补贴力度,其次是物流便利度、工人供给等因素。如果看到相关企业扎堆在某地区扩产,一般而言多是因为该地或省份或市的补贴政策比较好。”庄英宏进一步对记者透露,义乌算得上是“抢夺”光伏企业比较激烈的地区之一,当地政府的支持力度较大,光伏企业去义乌投资前期所需的人工、土地、水电等费用,当地政府基本能提供配套或支持。
第一财经记者从多方了解到,政府对光伏企业提供的配套政策一般包括土地代建、人员、水电补助等方面,而资金支持则包括设备的补贴,公司高管个人所得税返还等。
以首家落地义乌的光伏企业爱旭股份为例,在爱旭股份2020年财报中,曾披露当期义乌市政府的补助情况,补助总额约为3.36亿元,补助细项涉及基地设备补助、产业发展补助、生产基地水电费补助、培训补贴及相关奖励等。
“对企业来说,补贴越多的地方越有吸引力。”另一家组件企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比如对准备投资异质结产能的企业来说,异质结技术最大的特点是初始设备投资额高,如果当地政府能承诺更高额补贴异质结的设备投资,使得光伏企业买异质结设备的投资等同于Topcon设备,那就非常具有吸引力。
上述组件企业负责人进一步举例,假设Topcon设备初始投资额是2亿元/GW,通常政府补贴1亿元/GW,企业自投1亿元/GW;异质结设备初始投资额3.5~4亿元/GW,如果当地政府承诺能补贴2.5亿元/GW,相当于投资更“贵”的技术但企业的自投成本也是1亿元/GW,这对企业而言就很有吸引力。“当然这笔账可以另外算,不一定是上述理想的直接补贴,可以是政府承诺更低的利率、更便宜的贷款或者更久的还款周期等。”
义乌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招商二局分管光伏产业招商的蒋副局长则认为,义乌之所以能够吸引多家光伏企业的项目落地,与其较好的营商环境和服务质量不无关系。“义乌现在已落地的光伏项目全部是经过激烈竞争来的,这些龙头企业都是很多地方在大力争取的,从企业角度看,投资某地最希望能长久经营,政策是有保障的。”
在蒋副局长看来,营商环境除了优惠政策支持外,还包括对企业在经营建设或项目落地过程中,政府在服务和其他软环境上提供的支持。
以第一家落地的爱旭股份为例,2017年1月签约后,义乌政府就以很快的时间给到企业土地供应、施工许可证、规划许可证等必要许可文件。当年6月,企业拿到地基后开始项目建设,当年12月便实现投产,实现了当年签约、当年落地、当年开工、当年投产。
在公司2020年8月10日发布的《爱旭股份关于与义乌信息光电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签署投资协议的公告》中也披露,义乌信息光电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的主要权利义务包括)协助爱旭股份争取国家及各级政府优惠政策,并协助办理相关手续;在项目立项、建设规划、施工许可、纳税申报、安评、环评、能评等方面实行一站式服务;向爱旭股份提供项目用地规划红线图等资料,并积极配合爱旭股份做好项目前期工作;负责将道路、供水、排水、供电、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就近配套至厂区红线处,达到“七通一平”,保证项目的正常生产。
之后的晶澳科技2020年3月签约,当年10月25日实现投产,整个周期仅用时半年多一点。“当时晶澳科技从项目签约到落地还在疫情期间,我们全部在线上沟通,义乌也是浙江省全省内第一个采用项目云签约的市区。”蒋副局长告诉记者,义乌经开区还专设产业服务局,每周收集企业诉求和需要协调的事项,每周解决推进,并定期走访投建企业了解在建设或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困难,第一时间帮助企业协调处理。
物流和人才等其他考量
“义乌的营商环境非常好,政府的招商引资政策,配套服务和义乌自身的区域特点,是晶澳科技选择在义乌建设基地的两大原因。“晶澳科技义乌生产基地的负责人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光伏产业链越往下游比如光伏组件产品,越需要在物流运输和出港方面有便捷性,义乌作为国际商贸城,物流港口具备天然优势。首先在地理位置上,义乌离宁波港的距离很近,大约100公里;其次在报关手续上,进了义乌的海关就无须再在宁波港二次过海关,便于光伏产品的海外出口。
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目前去义乌建厂的光伏企业集中在产业链中下游的电池、组件环节。由于组件环节靠近终端市场,较上游环节更有海运出口需求。据业内人士测算,运载1GW组件需要用到2000辆大货车,所以控制物流成本对光伏企业来说也尤其重要。
以晶科能源为例,此前该公司已在江西上饶建设基地,据晶科能源公司内部测算,在义乌设置基地后,公司出口光伏组件每年可以节省1~2亿元的物流费用。
庄英宏也对记者指出,一般来说,越是往光伏产业链上游环节的光伏企业基本上越是倾向于在内陆地区选址,而有出口需求的光伏组件产品,出于运输方便等因素的考量,一般倾向于将基地选择在靠近出海口的城市或地区。
不过,对于那些本身在宁波、上海周边有基地的光伏企业来说,义乌的物流成本优势并没有那么明显。距离义乌260公里外的江苏苏州吸纳了阿特斯(688472.SH)、协鑫集团(3800.HK)、固德威(300033.SZ)等光伏企业。
第一财经记者还注意到,虽然晶科能源(688223.SH)、晶澳科技(002459.SZ)、天合光能(688599.SH)、东方日升(300118.SZ)、爱旭股份(600732.SH)等10余家光伏企业已将组件项目落地义乌,但是光伏组件出口第一位的隆基绿能(601012.SH)却没有选择在义乌建厂。在光伏扩产潮之下,隆基绿能的最新扩产选址,依然是公司的总部基地——西安。
今年6月6日,隆基绿能公告称,与西安经开区签订《年产20GW单晶硅棒、24GW单晶电池及配套项目投资合作协议》,就隆基绿能在西安投资建设年产20GW单晶硅棒、24GW单晶电池及配套项目达成合作意向,合计总投资超125亿元。
“从最近公告情况可以看出,隆基更多还是选择往西安和西安周边布局,”隆基绿能内部某中层管理人员告诉记者,“以前企业往中国东南沿海建基地主要是考虑到交通的便利性,现在中欧班列的开通以及巨大的中国西部市场,为企业扩产选址提供了新的思路。”
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不久前的8月3日,中欧班列(西安-塔什干)“长安号”就启动发车,装载着隆基绿能20MW光伏组件的专列从西安国际港务区出发,驶向海外——乌兹别克斯坦。据了解,乌兹别克斯坦1GW光伏项目所需的光伏产品共分为60列,约3000个集装箱,都会陆续搭载中欧班列“长安号”走出国门。
另一家头部组件企业负责人则对记者分析,隆基绿能的综合和人才团队都在西安,在西安、甘肃、宁夏等地的布局有充足的经验,如果突然拉长战线到更多地区,也需要面临人才团队建设等一系列全新的挑战。
万亿扩产潮下的更多新选择
在蒋副局长看来,义乌之所以可以吸引多家光伏巨头入驻,也与“发力光伏”较早不无关系。记者了解到,七年前,当大多数企业还在享受补贴之下的温和竞争之时,义乌已经开始为产业转型发力,彼时,各地区间围绕光伏新项目的招商竞争也没有现在激烈。
而如今,光伏企业在“内卷”的压力之下扩产计划一浪高过一浪,吸引光伏新项目的落地,也成为越来越多地方政府招商的重点,与义乌竞争招揽光伏生意的城市,远比六七年前要多得多。
多位行业内人士就对第一财经记者透露,现在很多城市都在通过各种扶持和补贴政策“招揽”光伏企业去投资建厂,一般都会承诺土地代建,通过走公开招拍挂的程序,当地政府后续会将所有的土地费用以补贴的形式还给企业方。
庄英宏也对记者表示,目前内蒙古鄂尔多斯、苏北、安徽宣城等地都在谋求区域城市转型,并且当地政府的支持力度都很大,后续的扩产拟建设地可能也会考虑上述地区。
据第一财经记者不完全统计,2023年至今,光伏行业的签约、扩产、开工项目数超200个,根据披露的投资规划,总投资预估约在1万亿元左右。其中,仅隆基绿能(601012.SH)、晶科能源(688223.SH)、晶澳科技(002459.SZ)、天合光能(688599.SH)、阿特斯(688472.SH)这五家光伏组件企业的拟投资规模已超过2000亿元,光伏产业链四大环节的合计拟扩张产能约为1000GW。
光伏企业在选择新扩产地时也没有局限于义乌,包括内蒙古(包头、鄂尔多斯、呼和浩特)、西安等在内的西北地区,正成为光伏企业进行一体化扩产选址时的“香饽饽”。
去年以来,越来越多的光伏制造企业将内蒙古列为投资首选地,内蒙古新签或已落地光伏制造项目总投资超过千亿元。
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新“落子”内蒙古的光伏企业覆盖上游的通威股份(600438.SH)、协鑫科技(03800.HK)到中下游的隆基绿能(601012.SH)、东方日升(300118.SZ)等,新投资地涉及内蒙古的包头、呼和浩特、鄂尔多斯等多个城市。
内蒙古成为光伏制造产业投资的新“沃土”,得益于其丰富的原材料资源和相对低廉的电价,这两点对从事硅料生产等光伏产业链上游制造的企业来说尤为看重,也是义乌等东部城市所难以企及的。
内蒙古希望吸引的还不仅是光伏产业链上游的项目。今年6月,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在“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条目下明确提到,推动光伏晶硅材料生产向硅片、电池、组件等产业链下游产品延伸,提升光伏材料产业竞争力。
随后,内蒙古的包头、呼和浩特、鄂尔多斯等多个自治区经济强市都开始通过各种政策规划竞相招商光伏项目。比如呼和浩特就在今年启动实施“六大产业集群”三年行动计划,目标包括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2个、千亿级工业园区3个。
而建设上下游一体化项目,也成为头部光伏企业新扩建光伏项目的重点。
过去三年间,产业链上游硅料、硅片环节赚得“盆满钵满”,但是部分下游电池、组件厂商却挣扎在盈亏线。产业链各环节利润分配不均的背景下,光伏企业为了最大限度控制成本和抵御上游供应断裂的风险,“抛弃”专业化齐齐奔向一体化模式。近期宣布扩产的晶科能源、晶澳科技、隆基绿能、通威股份等光伏龙头企业们的扩产协议也无一不是瞄准投建一体化基地。
6月初,光伏组件龙头晶澳科技(002459.SZ)就宣布对一体化产能进行扩建,投资60.20亿元用于建设内蒙古鄂尔多斯高新区年产30GW拉晶、10GW硅片、10GW组件项目。三个月前,晶澳科技曾宣布投资128.42亿元在鄂尔多斯高新区建设年产20GW硅片、30GW电池项目。
7月中旬,“回A”刚刚一个多月的老牌光伏组件厂商阿特斯(688472.SH)也宣布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投资建设光伏新能源全产业链项目,分三期建设,一期总投资就达180亿元。
面对光伏扩建项目“一体化”的趋势,义乌又将靠什么留住和吸引更多光伏企业?
蒋副局长称,接下来义乌的招商引资重点会在光伏产业的技术迭代上发力,瞄准一些高效产能。“N型TOPCon技术路线是现在比较明朗的赛道,接下来的异质结技术和钙钛矿技术等都是我们重点关注的方向。二是围绕产业链配套,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义乌现有配套企业为基础,引进相关配套企业,强化发展关键原辅材料、光伏生产线关键设备、电站端智能装备等。”
而对于扩产脚步仍未停下的光伏企业们来说,在哪里投资的选择权更多之下,反而需要更谨慎的考量,除了关注当地的补贴政策以及财政税收能力,还需要考虑资源的匹配性、人才的支撑,以及相关主辅产业链的协同配套。
“对光伏企业来说,分散投资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以分散地方政策变动的风险,但也可能面临因公司管理挑战带来的机密技术泄露风险。”一家头部组件企业负责人对记者指出。